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团结村
(资料图片)
位于泽林镇以西
武黄路、泽杜路贯穿东西
毗邻三山湖水域
新港河流经于此
波平如镜的万亩湖
是泽润水乡的聚宝盆
最鲜活的
万亩湖小龙虾
在这里火热上市
东长岭大桥
始建于1979年
是连接泽林镇和杜山镇的
重要通道
见证了泽林镇
4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
随着集镇环境改善
大桥于2022年迎来新生
成为新港河坚固的护卫
蜿蜒的新港河
是上世纪70年代
全区人民
肩挑背扛开挖的河道
流经火红年代
串联城乡沿线
是三山湖最主要的入江通道
全区大力保护河湖生态
两岸清绿依然
泽林至杜山段的
泽杜路
全长10公里
经扩宽刷黑
提档升级后
成为农民群众的致富路
东长岭大桥旁
商铺林立的百年老街
名为长岭老街
街面宽阔整洁
承载着一代代村民
最鲜明的家乡记忆
普照寺
原名古寒溪寺
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曾毁于战火之中
后重建于万亩湖畔
普照寺注重文化兴寺
积极弘扬孝善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村落的神韵在于
郁郁蓊蓊的古树
百年皂芙树、樟树
守着安静的村庄
以及生于斯长于此的人
干净整洁的庭院
在阳光映衬下
平添了夏日的静美
有花有院
惬意栖居洋泽幼儿园是村里学龄前儿童的乐园
100多名孩子
在这里快乐学习
茁壮成长
在笑闹唱跳中度过
无忧无虑的孩童时光
团结村
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整合村级闲置土地资源
建设高标准农业大棚
促进村级产业发展
实现村民就近就业
规模达50亩的
团结村种养殖合作社
种满了应季的瓜果
棚里的美都西瓜
此时处于成熟期
圆滚滚地憨卧在藤下
翠绿的瓜纹俏皮可爱
迫不及待上市
清甜整个夏天
玉米杆站直了腰长得比人还高苞谷正长成型裹着浅绿的苞衣顶出一绺绺嫩黄的穗
手掌大的甜瓜
像一颗颗绿宝石
坠满了藤蔓
果皮轻薄
汁水清润
甜到心间
总面积500亩的
俊杰农业合作社
是采摘新鲜果蔬和
垂钓的好去处
油桃红得诱人
咬上一口
桃香四溢
绿油油的葡萄
结实地挂在藤上
撩人品尝
枇杷压弯了枝头
黄橙如金
圆润清香
李金边生态园
散养着营养价值颇高的
乌鸡和五黑鸡
栽种有青钱柳等
名贵药材树种
汉剧
旧称"楚腔""楚调"
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村民张汉松
年轻时热爱汉剧
专门赴武汉学习
邀请戏班到村里教学
走过热情洋溢的青年时光
如今张老已70多岁
忙完农活回来
得知有客来听戏
张老翻出了压箱底的行头
艳丽的服装
精致的佩冠
手抄的剧本
抚去落在面上灰尘
穿越回张老的青春
旧曲重听
犹似当年醉君声
乡村医生许胜清
年轻时从鄂州卫校毕业后
在村卫生院从医40余载
是十里八乡村民们
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他熟悉村民的基本病情
退休在家
依然有人找他看病
为不辜负病人的信任
本着乐于助人的精神
许老继续发挥余热
集结了20多位女性的
威风锣鼓队
利用空闲时间
打打锣敲敲鼓
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又拓展了乡村的特色文化
身着红艳艳的服装
打起震天响的锣鼓
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威风飒爽的她们
是村里最靓的风景
万亩湖小龙虾养殖户
张卫东
是最早一批实行
稻虾混养的专业户
承包150亩水域面积
既售虾苗也卖成虾
最近两个月
张师傅每天凌晨起篓倒虾
经过初筛、分拣、装箱
鲜活的小龙虾
从水池到市场不到5个小时
平均每天卖出600斤虾
高峰期达1000斤
种植户蔡文兵
在万亩湖水域
种植了10余亩香莲
湖面荷叶田田
泥里藕带鲜嫩
今年藕带收购价格好
他每天能挖80斤藕带
直接卖给收购方
万亩湖畔
还有许多这样的
规模种植户
在年复一年里
用勤劳的双手
创造幸福生活
熬好的土鸡汤
煮鲜嫩的鱼丸
这碗鸡汤鱼丸
营养又美味
水煮肉糕
入口即化
是招待客人的美味
清炒藕带
解腻又爽口
鸡肉连同花椒、辣椒
炸至金黄
泽林地道的辣子鸡
口感酥香麻辣油焖大虾是食客们的最爱鲜嫩的虾肉口感紧实
清蒸小龙虾蘸上特调的酱汁自有它的风味
柴火土灶烹制的豆丝
鲜香绵甜
勾起了儿时妈妈的味道
加上色泽金黄的土鸡蛋
满满都是家人的爱
杨月英老人是神奇的收藏家
总能从家中的坛坛罐罐中
捧一大把炒花生、炒米果
热情地递给孩子们吃
那是最朴实
也最深沉的爱啊
在朴素的生活里
随遇
随喜
随安
文字 | 杨家
图片 | 吴盈珊 吕雪昭 梁琼方 罗乐(实习)杨家
设计 | 梁琼方
编辑 | 梁琼方
责编 | 张心怡
主编 | 吕雪昭
邮箱 | ecrm2022@163.com
出品 | 中共鄂城区委宣传部 鄂城区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